第411章 臭不要脸的,还偷学我小八的招数!

【燕王对汉王使用了命运之棋。】

【命运之棋正在根据汉王的福缘进行判定。】

【汉王触发了好事件——《人心所向》。】

汉王看到这一幕松了一口气,她的运气在诸多妹妹之间,算不上好,但好歹是比宁王的运势要强点。

多出一个本次模拟推演一次性使用的词条,其即时效果,是能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的。

但晋王却一点都没觉得汉王能对她构成什么威胁。

她这次模拟推演的切入点实在是太好了,凉州本身是可以变成秦王的一个后方大本营。

结果却恰逢凉州地方集团军被人煽动,有疑似兵变的情况,晋王趁机授获父皇的兵权,她一路带兵打了过去。

把整个凉州的军区实权人物全部洗了一个遍,留下了吕琯、朱咏两个晋王党来控制凉州,还有个亲近自家的周昱。

而山西晋阳这块地更不用说了,大晟王朝的勋贵大多出身于山西一带,也就是说这块地方是勋贵们的老家,晋王要就藩落户,大概率也要跑这块地方去当藩王。

所以山西这块地盘,晋王控制不控制都无所谓,想要获得这个地方的支持,她是相对容易的。

现在晋王又打到了辽东。

边疆最重要的三处地方,她晋王都有所涉足。

留下了大量晋王党的人,这些力量的爆发力是足够的,朝里还有她娘撑腰。

而最让晋王惊喜的是小八的投靠、父皇的赐婚。

大宁府的位置处于山西与辽东之间的一处缓冲带。

这正式形成了边疆四地的串联,使得三爷党的势力直接来到顶点,朝里朝外,都有她晋王的人。

如此局势,又有陆成安被父皇赐婚而来,晋王自己都感觉是胜利在望了。

而随着小八加入了晋王党,大宁府的地图瞬息之间就被点亮。

“嗯?”

晋王瞪大眼睛,有点不敢相信大地图上的图标。

众所周知,每个地区都会有一座城池的标识,根据城池的大小来评估这个地方的繁荣度。

一般的评级是——【乡村】、【县城】、【城池】、【首府】、【国都】。

分别对应白、蓝、紫、明金色、暗金色。

而【国都】除了地区繁荣度要达标以外,还要得到国家的认可。

大晟王朝一共只有两个城池抵达了【国都】的标准,一个是天京府,一个是应天府。

天京府是现在的【国都】,应天府则是大晟王朝有一段时期的临时首都,前晟也曾经拿应天府当过【国都】,地位上,规模上,应天府都是【国都】级别的发展。

你也可以称呼应天府为【陪都】。

毕竟北方的天京府要是被其他势力给攻灭了,正统的皇室就可以直接迁到应天府,将应天府作为新的国都使用。

这小八所就藩的大宁府,那可是一个非常烂的地方。

也是先前宁王就藩的封地。

这地方差到什么地步呢?

就是宁王这样的内政好手过去,都没能拉得起大宁府的经济发展。

单纯就是穷。

晋王也是服了宁王这个运气,北方这么多的地方,她晋王是就藩在山西的晋阳,秦王要是就藩的话,大概率是凉州的武威,唯独宁王跑到了大宁府去。

无论是晋阳,还是武威,都是属于古城,很早就有人在这里定居和发展。

这俩地方的主城,都是【首府】级别的大城市,武威城虽然比之晋阳,在商业方面要差很多,但是军事方面的武威城是整个大晟王朝最强的区域。

就藩到这两个地方,你都不怎么需要发展,上手就能即插即用,马上就能运转起来。

至于这个大宁府?

成片的县城、乡村,这里面最大的城市都没有到城池的标准,而且大宁府是没有适合行走的官道,搁这地方,真和流放没啥区别。

交通方面非常的不便利。

晋商做生意,都要绕着大宁府走,直接去天京府的。

无他,大宁府这边的人没什么消费力,他们晋商跑过去还费时费力,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都是商人们不愿意做的。

由此可见,大宁府所处的位置,发展的水平到底有多窘困了。

而晋王很多次模拟都住在晋阳,大宁府是她的老邻居,对于这一带,晋王可太熟悉了。

宁王都没拉起来的大宁府。

小八这个‘匍匐山脚’水平的内政也能盘活?

看着大宁府建设起来的城池。

晋王都被小八这次超强的发挥给震撼到了。

如今的大宁府内最重要的大宁城已经被小八给改名为——成州府。

发展成了北方的新兴【首府】级别城市,而且官道修筑的情况良好,联通了晋阳、天京府之间的道路,增进了人口的流通。

最骚的是,大宁府百姓的民心非常高,老百姓们都很拥立成王这个藩王。

合着,小八还不是剥削百姓,把这块地方给做大的?

晋王一直在关注自己这边的战局,没怎么去看成王的发家之路。

在小八投靠自己以后,晋王可以查看成王的模拟之路。

晋王不犹豫,她倒是要看看小八是怎么把大宁府给做大的。

这一看不知道,看了吓一跳。

全是歪门邪道!

坑!蒙!拐!骗!

晋王先前还以为成王是靠着硬实力把这块地方发展起来了。

结果,小八一直都在吸父皇的血。

一点都没带停的。

先是在人口方面,成王林林总总从父皇手里借了接近十万的工匠到大宁府。

然后小八就千方百计想要留下这些工匠,更是许诺他们住在大宁府,可以有免费的房子住,可以有钱挣。

这些工匠相信了小八的话,有不少人决定留在这里,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,小八就没有强求他们住在这里,但还是以工匠的身份聘请他们留在这里做工,等到工程结束了,就放他们走。

而那些选择留下来的人,大部分都是穷人,看到在这里住着有地有房有田,不挺好的?

这些工匠也不可能说孤身一人过来,常居在大宁府,无疑是要拖家带口的。

大宁府之前偏低的人口,全是小八坑蒙拐骗把人带过来的。

此外,从小八就藩开始,每年她都以‘大宁府穷困潦倒、百姓食不果腹、作为亲王她实在是看不下百姓受苦,希望朝廷能拨下来一点银子,救救这些百姓。’

小八以请求父皇扶贫为理由,前前后后一共拿了接近三百万两的补助。

人口是骗来的,经济是要来的。

最夸张的是,成王这边要来的人口是工匠,这就导致大宁府的科技技术非常高。

晋商那边流行一种晋商之间互相交易专用的纸质货币,也可以说是信用条。

成王找工匠伪造了这种货币,不断地从晋商这边进货,买粮、获取物资。

她还挺懂大量消费会被暴露有人在伪造晋银的事情,所以都是每个月偷偷弄点,从晋阳不断窃取物资,发展大宁府。

过了几个月,晋阳这边的晋商才发现不对劲了,明明他们就印了那么点纸币,用于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易,怎么这生意做着做着,莫名其妙大家都在亏钱。

意识到纸币里面存在有人伪造的货币,这十几家晋商联合,开始钻研纸币技术,不断加强防伪的强度,各种做标识,避免再被人偷偷伪造。

然而,小八这边的工匠技术,总是快人一步,并且在做工上,小八这边的伪造品更精美更精良。

晋阳这边的商人,完全找不到是哪里来的小老鼠,于是不得不放弃在纸币上面找问题,直接去找这些交易通往的地区在哪,这样审查就能知道是哪里的人在偷取物资。

晋商最终通过种种交易渠道,发现了【钱流大宁府】的确凿案情。

最损的是,成王这边交易,还不是用大宁府的人交易,而是请晋阳本地的一些小商户来消费这些货币,然后通过数次周转,再过了一阵日子,避开了风头,最终腾挪到大宁府。

晋商们一度找上门来,但是小八当场表演一个装死,扛下了所有压力。

别人一问,小八就回答——“我不知道,我不知情,这个事情你们问问其他人吧。”

面对亲王耍无赖,这些晋商们也只能吃个哑巴亏了。

而之前成王所许诺的房子。

她是拿出大量从晋阳‘抢购’的物资让这些工匠们自行建房。

作为藩王,她免费提供这些物资让工匠们建房,这是何其的伟大!

工匠们虽然不能直接得到成王许诺的房子,但是得到这些物资,和成王为他们规划出来的一些土地,他们就能在这些地方上自己造房子,还能造得让自己满意。

这些工匠全然不在意成王之前的许诺是直接给房子,对于他们来说,成王这种给物资自行建房,并不是不能接受。

成王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很良心的藩王了。

至少不是口头承诺。

一定程度上,成王是兑现了她的诺言。

可实际上,直接给房和让工匠们拿到物资自行建房,中间会多出来很多很多的事情。

搬运东西、打造家具、内部装修、庭院装潢,这些要不要银子?

这里面会不会产生劳动的工作?

大宁府的劳动力因为这档子事情,得到了大量的工作,而工作的同时,他们还能促进内部的消费。

而且在整个过程中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赚了的。

唯独亏的,就是隔壁晋阳的那批商人。

大宁府的繁荣,全都是在这些晋商的血泪下铸造出来的。

而小八这种邪道内政法,把晋王都惊了。

特么的,还能这样啊?

小八这手法,相当于是让天京府和晋阳两个地方不断地给大宁府供血。

硬生生靠吸血堆起来的繁华城市!

先别说其他的小毛病,就问你发展没发展起来!是不是把大宁府给做大了?!

晋王想了想,她决定不去管小八到底怎么搞内政的,现在大宁府发展起来了,小八又是跟着自己混的。

手底下的地方越繁荣越好,到时候大晟御仪队出来,还能有一支很能打的军队。

稳赚不亏的买卖。

而且,小八这个邪道内政手法,还具备不可复制性。

这一切都建立在父皇非常有钱的条件下,有可以给小八吸血的对象。

如果大家都很穷的情况下,小八也吸不到血。

还真给她小八治出一套自己的招数来了!

别的不说,大宁府受到成王恩惠的百姓,对她的民意是真的高。

搞不好成王离开大宁府,还有万民伞相送呢!

【正英二十年三月,成王又一次向正英帝哭诉——“我大宁府百姓食不果腹,饥民遍野,边塞蒙古虎视眈眈,女儿唯恐不能为大晟王朝遮风避雨,还请父皇再拨点银子,救救孩子。”】

【正英帝面对成王的哭诉,果然中计。】

【天京府再次拨给成王137万两白银,作为资助大宁府的资金。】

太无耻了这也!

大宁府的老百姓们明明都被你养的肥嘟嘟的,而且哪来的饥民遍野,你粮仓里面的老鼠都能说是硕鼠了,还搁这骗父皇的银子?

畜生!

偷学你一手!

【正英二十年四月,晋王怒斥辽东总兵臧如森且战且退,让她麾下的将士前往第一前线血拼,晋王向正英帝哀嚎——“将士们连夜奔袭,只为匡扶晟室,而今久战疲惫,死伤无数,士气垂危,我见之,尤为心痛,还望父皇赐下三月军饷,以振军心。”】

小八大怒。

臭不要脸的,当姐姐的还偷学妹妹的招数?

【正英二十年五月,正英帝念及将士们的英勇作战,为了褒奖他们守卫山河之举,同意提前拨给晋王三个月的军饷,合计72万两白银。】

【正英二十年六月,大晟官报已经基本被宁王所掌控,在官报的头版中,宁王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宣传。】

【正英二十年七月,正英帝驳回了先前汉王弹劾晋王的奏折。】

【并留了一句只能让汉王看到的批语——“汝妹在前线血战,尔不思其功而污之,于心愧否?”】

【“何况,她为将,尔为皇,汝岂可因一事而恼之?”】

【正英二十年八月,成王向父皇请示,能否从朝廷里借用五千副铠甲用以装备将士,她凭此可镇塞外!】

【正英帝拒绝了,只给了一千副铠甲。】

【成王得到了一千副铠甲,便欣喜若狂,她立刻暗中吩咐大宁府的工匠打造铠甲。】

父皇给了一千副铠甲,她成王装备了两千副铠甲,也能说是只有一千副铠甲。

只要父皇敢送,她小八就敢操作。

【正英二十年九月,汉王结交汉中英杰林烈方,并通过自己的手段和关系,将林烈方扶植在川蜀一带担任总兵官,对于父皇的朱批,汉王只能‘诚恳’地表达了自己已经知错,不会再犯。】

【正英二十年十月,燕王希望自己能就藩于应天府,正英帝允诺了此事。】

靠不住,一点都靠不住!

还是要靠自己!

燕王紧咬银牙。

她选择就藩应天府,是因为她知道在江西有个魏王。

这魏王一有机会就会作乱造反,她燕王就藩在应天府,就能和魏王脸贴脸,等到魏王一造反,到时候燕王就能以平乱的理由强势拿权,在短时间内临时获得大量的权力来平定魏王之乱。

而这,就是她燕王积累力量和资本的最佳时机。

既然汉王靠不住,那就让我来出手!

你晋王的战略路线不就是北方吗?

那我就拿南方跟你斗!

【正英二十年十一月,陆成臻在杭州府出仕,在抉择之下,他选择效力于齐王。】

【同月,正英帝推出《改土归流》的政策,这道政令一经下发,激起了大量的土人不满,在三年的时间内,各地的土司将会爆发出不同程度的叛乱。】

【正英二十年十二月,闽地百姓清苦,当地的土匪柴续伙同土司一起造反起事,他们的揭竿起义,很快就打下了福州城。】

【正英二十一年一月,齐王派遣平倭军前去平乱,她趁机向皇兄再次索要权力,以确保自己能顺利平定这些叛乱。】

【在无奈之下,正英帝只能暂时任命齐王为福建特度使,负责总管闽地一带的土司叛乱、起义军造反之事。】

一个眨眼的功夫,局面立刻热闹了起来。

然而待在江西的造反专业户——魏王,面对各地土司同时作乱的大好时机,她竟然一直都按兵不动,没有丝毫造反的迹象。

她要是振臂一呼,当场作乱,反而不怎么让人顾虑。

魏王迟迟未动,这就导致如今局势越发的扑朔迷离了。

.....

.....

.....

推荐阅读:

从漫威开始无限变强 穿越到进击的世界 九洲界尊 重生之弄潮逐浪 江予星厉峥 楚宁楚侯府 召神令 林向东苏芷涵 伏天剑狂 反穿末世之吾皇 快穿,绝嗣男主?炮灰女配来生子 盛世武道 超幻想仙侠 娇妻在上:穆少,轻点疼 从霍格沃茨开始学习魔法 阅见非遗:玉树临风之一念惊鸿 埃及宠妃:法老,别贪欢 重生之我要当反派 陈凡真的老将军 重生从复读开始 时薇薇霍北冥 隐婚甜蜜蜜:鲜妻,咬一口 浴火重生 御兽修仙,我有座长生仙府 综武:李莲花的碧茶之毒有解了! 离谱模拟器 阵道之祖 启禀公子,夫人又在扮无辜 家族修仙,我家手机穿越了 先做后爱:总裁夜驯小娇妻 重生之包子女的平淡生活 穿成病弱炮灰后摆烂了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